•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穿越

The Beyond,The Void

主演:大卫·拜利,简·佩里,科莎·恩格勒,布赖恩·迪肯,诺埃琳·科米斯基,艾米·劳霍恩,梅丽莎·格雷厄姆,布鲁斯·钟,奈吉尔·巴伯,汤姆·克里斯蒂安,朱利安·格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穿越》剧照

《穿越》剧情介绍

《穿越》长篇影评

 1 ) 它们为什么要救我们?

它们为什么要救我们?

科学家们认为:人类值得去救,虽然我们有很多瑕疵,但是纵观整个人类的进程,对未知的谨慎探究、对智慧的灵活运用和对科技的执着发展,人类种群进化的空间任重而道远。

但是作为一个忠实的宇宙悲观主义者,我却无比赞同影片里国防部对于整个事件的态度,只有一句一笔带过的话:帮助人类生存下来,是否符合它们种群的利益?

剧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掺杂了很多新颖的元素,当然我就喜欢这种伪纪录片捎带点洛式恐怖的电影。

吐槽一下转场分镜,简单粗暴,sixsixsix—《The beyond》

 2 ) 科幻加纪录片形式不是很有趣

电影穿越是一部纪录片形式的电影。

这样的电影确点很明显,就是容易觉得无聊。

它和第一视角有很大的区别,第一视角能把你带入氛围。

而纪录片就只是旁观者的视角。

本篇讲述了人们在太空中发现一个虫洞,为了探索这个之前短暂出现过的虫洞,航天局想出各种方法去探索这个虫洞,先是探测器,然后是人类2.0。

后来一些黑色的球状物出现在各大城市的上空,人们开始恐惧,想做出反抗。

后来才发现这些黑色的球状物是为了地球抵挡陨石还是什么东西的攻击,保护了人类。

因为这些外星人认为人类值得拯救。

最后,地球周围形成了一个和地球类似的新地球,完全适应人类生活。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郑渊洁的童话,西瓜地球。

总之,这个片子没有什么亮点。

说实话我觉得如果太阳系真的有两个地球还挨的那么近,太阳系引力就要重新洗牌吧。

 3 ) 看完之后没在想电影如何,而是考虑里面提到的问题。

先说说电影如何吧,简单来讲就是资金不足啊。

感觉题材比较好,属于近未来太空科幻,让人感觉比星际迷航等一些电影多了点真实感。

如果资金充足,用通常手法拍摄的话,应该会很壮观,很好的一部电影。

可惜了,从头到尾都能感觉到这电影缺钱缺投资,演员人数和场景规模都是省着来的。

人类2.0的强大都是用嘴去说,连走两步的镜头都没有,更别提什么特效了。

只能说题材格局太高端,投资太少跟不上,估计钱都砸到虫洞和外星人的特效上了。

不过里面提到的问题确实挺值得思考的。

首先人脑和机器的组合可能以后真的会实现,毕竟这明显是可以行得通猜想。

不过即便实现了,发展到民用的可能性会很小,毕竟人类在机器人面前还是脆弱得很。

更别说有人类思想的机器人,如果有暴力倾向的人移植了之后,造成的后果会很严重。

然后再说下人类的数量问题。

很多人都希望世界和平,这没错。

但如果真的有一天世界和平了,那么人类增长的速度会骤然加快很多,正常和意外死亡的人与新生人数平衡差距问题会越来越大,到那时人类不得不面对资源匮乏的问题。

即便仍然有战争存在,人类依旧在不停增多,面对资源匮乏问题也是早晚的事。

还有就是对自然破坏,环境污染是一个从现代科技发展开始就一直没有停止过的事情,即便每个国家都在尽力控制人类对环境的污染,但自然环境仍然在一点点被破坏。

因为很多人都有侥幸心里,就像有人往河里扔熟料袋,明知道这样会污染,但心里却觉得小题大做,觉得就一个熟料袋能造成多大污染?

就像一些小工厂排废水,即便明文规定废水必须再处理才能排出去,但工厂老板心里却还是想尽各种办法直接排出去,因为他心里在想购买污水处理设备需要多花很多钱,完全是浪费。

就算污染了这一片地方,自己手里有钱,大不了不在这生活,去个环境好的地方不也一样过得很好。

如果人类的侥幸和自私心理不改正,污染就不会停止,最终地球很可能变成不适合生物存活的星球。

电影最后外星人又给了人类一个新的地球。

我以上说的问题似乎都得到了解决,但是各个国家的资源争夺,领地划分又会出现一连窜问题,最终可能还是会引发战争,甚至是核战争。

即便最终这些都解决了,那谁去新的星球,谁留在地球又是问题。

最后电影留了最大的一个问题,人类到了新的星球,还会不会最终又把另一个星球破坏成了满目疮痍的地球呢?

这些问题都值得人思考。

最后我在想,如果以后人类科技发展到可以到外太空去寻找生命,探索星球的时候,肯定会发现很多适合人类宜居的星球。

到那时候,人类会不会不再考虑对星球环境的保护了?因为有了很多选择,大不了再换个星球而已。

如果真是如此,那人类又和很多电影里侵略地球的外星人有什么区别。

嗯,我想的有点多了,就是乱想,勿喷,勿喷!

 4 ) 人类想尝试跟外星人沟通再次被打了一巴掌

许多科幻片一直都在上演人类跟外星人交流的戏码,然鹅……去年的《降临》,跟这部《穿越》狠狠的打了这想法一巴掌,其实有时候想想,不同身体结构、生物表征、智力、道德、文化……甚至玄一点的次元观察纬度,都不一样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生物体,根本很难沟通跟理解,就像人类跟植物或鱼怎么沟通?

只能根据“大量+长久”的观察才稍微了解习性而已,我们跟鱼一起在地球生活了几万年,根本都还不知道鱼表现出“善意”或“恶意”是怎么个表征,或许鱼根本也没这种情绪,就像人类认定外星人就一定有“善意”跟“恶意”的想法,完全就是把另外一种物种过渡拟人化了。

我不太认同片尾科学家把功劳归咎于GAP硬盘资料,反而认为是人类自己“自我感觉”希望认为的救赎,是自己做了与外星人沟通的造成的……搞不好人家外星人只是顺手爱护一下小生命而已,就像人类帮小鸟窝弄个罩挡下冰雹这么的简单的行为,并不是沟通产生的结果……再一个问题,就是外星人的科技有没有办法把人类的资料信息读取出来,也是个超级大误区,就像如果现在的科学家突然收到500年后时空穿越过来的硬盘,里面都不是mkv、jpg格式的,要怎么解开它或展示它,科技水平不一样啊!

甚至根本无法意识到这是一块未来用“基因”甚至是”暗物质”所做的硬盘……我个人甚至相信其实地球中充斥这外星人给地球人的信息,但地球人一直无法意识到那是“信息”。

好吧,再延伸一个问题,如果说用图纸来展示资讯,但不同生物理解力跟文化又不同,更无法解读,就像拿了张人类比ye动作的图片给狗看,狗能理解不?

狗尿一泡尿跟两泡尿存在什么含义,人类能理解不?

狗能从尿中闻出“情绪信息”,但人类能不?

再深一点的探讨,如果外星人的视觉就像苍蝇那样的复眼,它看到这张图片跟人类视觉成像根本不一样,或是像海星那样根本完全是靠体感或突触感知在行动的,图片影像对他们根本没意义,反而是洋流的浓度能带给他们信息……所以科学家想尝试跟外星人沟通,只能期待遇到的是跟“人类”和“科技”甚至于“习惯”不要相差太大的物种了。

片中25年前为什么也出现的虫洞,好像最后没提到,没想填的坑何必一开始就挖坑呢?

不过我还是鼓励这样的硬科幻片,虽然完整度不高,但至少烧了一把虫洞议题,可惜编剧脑洞力度没出来,能给观众的探讨性实在不多,反而是在着墨人类2.0的道德层面,但这种复制人的事情,已经被许多电影探讨烂掉了。

 5 ) 排雷评

从特效来看,《穿越》是一部最新上映的B级片,怎么描述它呢?

该片试图用十分严谨的态度胡说八道,用纪录片的手段拍出了一部有人却无“人物”的故事片,可能最初想拍纪录片却发现理论底子太薄,不具足够的说服力,尔后改成故事片,却又请不起一线明星,而且也没剧本,只能凑合成伪纪实。

莫入坑……………………【巧妙的软广】https://site.douban.com/215175/ (我的小站)

 6 ) 观后感:简陋

影片逻辑是有的,可以感觉到编剧的想法,和想表达的意思,但很费神。

是让你不得不强迫自己去解释的那种费神,看着很累,而且很多地方逻辑牵强。

场景和特效单独拿出来还行,串到影片里,就惨不忍睹了。

想放松看影片的,就可以直接跳过了。

差评。。。。

(下面的文字,可以不看了)对于这个影片,实在没啥可写的了,可是系统告诉我,不够140字,不能发表。

真是日了。。。

 7 ) 好故事可惜没讲好

用纪录片的形式来拍,的确别具一格,但是难以掩饰剧本的粗糙,故事情理都是建立在编剧的自恋上,没有充足的理由能够让外星人(就叫人吧,电影中那是无形的黑影)来拯救地球,至始至终没有对外星生物有清晰的交代,感觉在哄3岁小孩,结尾更是可笑,编剧一厢情愿地让外星生物给了人类一个地球2,真是画蛇添足。

人类2.0这段还是很有新意的,可惜并没有更深入的拓展一下故事情节,后段就草草地掠过。

如果就黑洞另一端发生的故事再展开描述就更好了,让外星生物拯救地球更合情理些。

 8 ) 大哥 慢走

地球快完犊子了人类还不知道自己跟自己玩的不亦乐乎每天玩感情、秀恩爱、没事跟邻居干一仗时不时的在宇宙网上发个动态啥的有一天大哥来了招呼也没打连口水都没喝就帮你平了一个灭顶之灾临走还送你丫一套房顺便告诉你:你们这帮龟孙儿快消停点吧万有引力算个毛哥喝过的奶茶能绕太阳一圈都不带撞车的这帮孙子也不给大哥省心人家都告诉你了宇宙万物皆可盘你还为个屁大点的球干仗真NiMa没出息气的大哥屁也没放就走了大哥慢走啊以后没事别来了有啥话等这帮犊子酒醒了再说吧

 9 ) 纪录片似科幻

不同于以往科幻片,本片拍得很像记录片,看起来很写实。

航天工程成败主要在前期的筹备阶段,影片很好的通过采访的方式体现了这一过程。

然而直到人类2.0的出现和神奇物种拯救人类,就觉得略扯。

实际上一个半小时的电影,一大半的时间都在说如何选人去探索黑洞,尤其是人类2.0,用了大量的篇幅去介绍2.0产生的过程。

后面情节发展太快,个人觉得有点偏题。

全球各地出现的巨大球体就是为了替人类挡爆炸行星的碎片?

神秘物种促使了2号的诞生?

一切都太理想化了。

编剧的脑洞可以的。

 10 ) 当科幻附上哲学元素

我给满分,借科幻的形式阐述一些哲学的命题,不知道为什么一些人还在揪着"物理常识"不放,整部电影恰恰就是在探讨这个东西——当我们面对未知时是否还能以既有的规律去对待。

IMDB 8.1我觉得很合理,豆瓣只有5.5? 天哪,看特效?

引以为傲的初中物理知识找BUG?地球二号和地球行成双子星系统不行吗?

《穿越》短评

好看

6分钟前
  • 彼岸night
  • 力荐

摘取赫尔豪森职业生涯里最高光且最悲壮的生前一年时光,演绎他彪炳的人生。触觉敏锐、眼光超前、胆识过人、临危不惧,如果有幸不被日本赤军的衍生恐怖组织、德国红军派暗杀,他生命的延续,目测将会成为柏林墙倒塌后德国的伟大政治家。赫尔豪森、CIA和红军派的三线叙事并最终闭环,清晰交代了暗杀事件的来龙去脉,一部历史人物传记的佳作。

9分钟前
  • 老珂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