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轶在《伪装者》里的表现虽有争议,但也算崭露头角,除了表情变化和内心表达似乎少点,功力不足、编剧安排、导演调配等等多方面原因吧。
好好培养,有点像张曼玉。
看客不必骂我,事事皆有可能不是吗!
还有,最近在北京看到一个Uber的广告,也许广告已经很久了,侧脸好像是她。
老百姓嘛又不是靠影评吃饭,喜欢一个演员就是喜欢她演的角色,如同喜欢一个人,哪有那么多技术指标!
感觉对了就喜欢,气场不对再美也不喜欢!
看这部戏之前,我还在看《欢乐颂2》,目的只是打发时间。
后来偶然看到《小情人》这部剧,没有犹豫,冲着剧名点了进去。
刚开始的开场动画,让我愣是以为这是一部动画片?!
原来是开场动画……这种新奇的模式还是挺吸引人的。
自此一发不可收拾……追剧,通宵……原以为全天下所有的女儿会引起共鸣,真是悲催,我这个做儿子的也沦陷了… 我一般很少看电视剧,也很少写影评,距离上次追剧而且还写影评已经是两年前的事了,还记得上次追完整部剧是因为引起我共鸣,这次也是。
至于剧情演员表现我就不说太多了,因为我不是专业的,我只说感受。
看到这部戏。
刚一开始,单子飞对女儿的横加干涉就让我很不舒服,可能是平时自由惯了,可能是因为我是男孩子,父母管教方式不同,让我很抵触这种“父爱”,特别是我和女朋友之前因为他父母的反对干涉,更让我心里产生强烈的共鸣,我痛恨这种教育方式,觉得单子飞就是对女儿限制,甚至已经达到近乎“变态”的程度。
后来看这部戏我就像个愤青一样,为单单单打抱不平,同时也是为自己打抱不平,觉得女朋友和自己分分合合和他父母的干涉有很大关系。
看剧的时候我都在思考,思考单单单应该怎么对付他爸……就这样随着剧情看下去,才体会到这种情感。
我不是女儿,我也不是父亲,我理解不了这种情感,包括女主自己都说“这份爱受不起”。
单子飞绝对有他的问题。
但是慢慢看下去之后,我却开始心疼单子飞。
我设想过我是父亲我会怎么做?
我可能会变本加厉?
还是会像祖南头一样放任自流?
答案肯定是第一个。
这可能是本性使然吧,没有一个男人希望自己的“小情人”受到委屈,被人欺负。
看完这部剧,我渐渐也能理解女票父母的担心和顾虑,他们担心我会是常乐(我发誓我肯定不是),这一点我能理解。
但是任何爱都是应该有底线的,如果当爱已经变成一种负担,那么这就得不偿失了。
自小父母对我也是严加管教,但是在关键选择上面都尊重我。
包括高中分科,大学志愿填报,毕业后就业等等。
反之女票父亲,从她大学填报到现在个人感情都会横加干涉,我觉得不是完全错误的,只是欠缺考虑,缺乏考虑女儿的感受。
因为一个人的人生路最终还是要靠自己走的,吃一堑长一智,这才能为今后打下基础。
今天看完这部剧,很希望女票父亲母亲也能看看,不是有什么私心,只是让他们也能得到这样的感触。
同时我也能通过这部剧,再一次回忆我的父母为我付出的辛劳,给予我的爱。
让我们向所有父母说句谢谢吧~
首先整部剧是偏喜剧的哦,也不是爱情片。
剧的主题是美好的亲情,所以自然会削弱对爱情戏份的表现。
剧中主要表现金晨饰演的叛逆女儿单单单与胡军饰演的霸道爸爸单子飞以及周围的亲朋好友的一系列事情。
剧情略繁琐与不合理,但是这个并不是重点,重要的是演技与颜值都很棒哦。
剧中人物个性鲜明,活灵活现的气质让观众印象深刻,把轻松喜剧的家庭氛围演绎的淋漓尽致,看着真的让我开心极了。
看着也在不停为作为女儿的单单单的幼稚不懂事而烦躁不安,感觉剧中的爸爸如果不是特种兵出身会被女儿累死的哈哈哈哈。
总之剧中的每个角色都演的很精彩,值得一看,到了最后两集真是很催泪的,女儿的经历了那么多也成熟懂事了,爸爸的所有努力终究获得回报了……美好的大团圆结局。
父爱如山……
分析一个小桥段女主求小鲜肉教她打网球,鲜肉嫌她去400米外买饮料用了2分多钟太慢,必须1分钟才合格。
女主为此拼命练400米女子世界纪录大概49秒,是赛道上,单程,而且只管跑。
人家女主在街上跑,又要买东西,而且是来回,2分多完成已经是人类奇迹。
这种剧情胡说八道,张口就来。
烂剧都是烂得有道理的
初看这部电视剧的名字的时候,我还以为这是一部言情偶像剧,但是看了才发现这并不是一部偶像剧,而是一部家庭剧,但是和以往的家庭剧不太一样。
其实这部电视剧倒是反映了现实社会中很常见的一个矛盾,就是两代人的观念冲突。
父母总是希望孩子可以按照自己规划的道路来走,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样子孩子可以少走弯路,少受伤害。
但是孩子却有孩子的想法,不管结果是头破血流还是美梦成真,他们都想自己来体验,来完成。
而这一切就成了两代人之间的矛盾。
说实话,目前我也没看多少,但是在第一集的时候,有一场父女冲突的戏,个人觉得胡军把那个霸道独裁的父亲演绎的活灵活现,但让我映像深刻的却是,在听到女儿大吼出“我不想做你的女儿了”那句话时,单子飞那个悲哀而愤怒的表情,以及当那气急败坏的一巴掌落到女儿脸上时的那个错愕的表情,还有就是单单单被打了之后那个惊讶的表情也表现得非常好。
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和我一样看这部剧开始是因为金晨来的,结果却深深被剧情所吸引的呢?
在现在各种仙侠剧、宫廷剧、言情剧、婆媳剧所包围下,这部《小情人》就像是一股清流进入了我们的视线中,它讲生活、讲人生、讲梦想、讲亲情、讲友情等,这些都是生活的缩影,能让你感同身受。
我们或多或少都能在这部剧中找到自己熟悉的身影。
蛮不讲理固执却深爱女儿的单子飞、活泼向往自由的单单单、仗义潇洒贴心的好闺蜜祖贝莱、可爱时髦的奶奶、迷糊但坚持真爱的青红.....这些人他们的性格分明,让人觉得这就是生活。
不想有些偶像剧一味的塑造一些完美无缺的人,那样的人让人觉得不真实,也无法让人引起共鸣。
这也是为什么《欢乐颂》中的关雎尔能够得到大家的喜欢,因为观众能够从她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这是一部让人欢笑也让人哭泣的剧。
里面单单和爸爸的斗智斗勇让我们觉得十分有趣,但同时也值得我们思考,为什么父亲和女儿之间总是需要相互设计呢?
单单为了让父亲开心,装作喜欢读书考上了香港大学,可是自己却根本不喜欢现在的一切,她选择被大学开除,选择开一家小酒店.....这一切她都不敢让爸爸知道,因为她知道爸爸根本不会同意。
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相同的事情,在中国父母的眼中,学习好成绩好就代表了一切,你有没有自己的梦想于他们来说根本不重要,如果有点自我意识的就会不愿意做父母的傀儡,想要挣脱父母的束缚,认为父母就是他们梦想的阻挠者。
举个最简单的事情,肯定有父母在你高考志愿上选什么专业说过想法,他们希望你以后能当个老师、公务员等,你为此和他们争辩,认为他们正在控制你们的人生,他们就是霸权者。
我就有过这样的想法。
可是站在父母的角度上来看,他们当然希望你能过的好,他们历经过风风雨雨,明白人生道理,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一辈子能安安稳稳,健健康康的一辈子,不求你能有什么大成就,小小的心愿便是能健康快乐。
像单单那样瞒着家里被学校退学,我认为是很不对的。
不论你喜欢不喜欢读书,爸爸是你的家人,在你做这么重要的决定时,不管他们同意还是不同意,你都应该和他商量,这样不管不顾的从学校退学,说白了也是冲着爸爸对自己的爱,不然她怎么敢。
单单就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当然和她爸爸的教育有关。
单子飞总是认为自己的单单值得这世界上最好的同学,基本上是她要什么,单子飞都会满足她。
就算是之后的22条家法,虽然有些苛刻,但是也在知道单单有抑郁症的时候解除,并且他十分内疚。
这样一个铮铮铁汉在黑夜中难过的眼眶湿润,这一幕触动心灵,让人明白虽然他如此严厉,但是当她受到一点伤害时,最难受的是他。
看到这,我不免觉得单单这个女儿实在是太不懂事,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虽然是为了逃脱紧闭,可未免没有注意家人的心情。
都说女儿上辈子是爸爸的情人。
这句话我觉得很暖,是什么样的缘分让我成为你的女儿,让您成为我的爸爸。
生活中有争吵在所难免,不论是多亲近的人。
可是我们不能随意伤害他们,不能仗着他们的爱就肆无忌惮,就像剧中单子飞说的那样,我就算再怎么管也不过几年了,之后她就要嫁人,就要成家,就要离开他的羽翼。
我们往往只想着这样越飞越高,可是当我们累了、倦了、伤了,唯一能给我们倚靠只有我们的家人。
不要老是嫌他们烦,他们又还能烦你多久了。
仔细想想自己又有多久没有给父母打一个电话,多久没有回一次家,他们的一生都在爱你,也请你们不要吝啬你的爱。
将最好的祝福送给全天下的爸爸,你们是我们小情人!!!
爱你们
为了金晨看这部剧,一直在关注整个制作过程。
拍完到日本做漫画花了不少时间,在卖剧上又经历了一些波折,芒果退剧转到深圳对播出效果有一些不良影响。
下面说说这部剧,题材其实挺好的,演员也都很好,实力派。
漫画和结尾的采访很有创意也很有诚意,这都是加分。
但是主要问题在剧情,在故事,前半部分看不太出来,越到结尾问题越严重。
如果说单亲家庭的强势父亲控制女儿到了过分的程度可以理解,有性格的女儿叛逆到过分的程度可以理解,但到结尾也应该平静沟通,化解亲子之间的问题了吧,毕竟中间发生这么多奇葩的事,父女俩都身心俱疲,各自反思互相体谅,进入新的相处模式就会比较自然。
却非要给单爹莫名其妙安排一场假老年痴呆,顺带黑一把医生,这就不自然了,正常点多好。。。
看到结局有种很荒诞的感觉,二女儿比大女儿的孩子还要晚出生,这家的故事还是在奇葩的延续啊。。。
爸爸还是没能明白应该怎样和女儿沟通交流,女儿还是没长大成人,只能继续奇葩的鸡飞狗跳,有些失望。
总是会想到之前热播的《小别离》,正常的叙事比搞一些花里胡哨的技术手段更能打动人心,令人反思。
外在形态的创新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却不能弥补内核的缺失。
如果芒果不退,播出效果也许会比较好吧!
毕竟这剧画风和芒果的风格比较一致。
总体来看优点不少,缺点也比较突出。
看是可以看的,看个乐呵就完了。
没太大深度,其实有点浪费演员了。
“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这个梗是越来越褒义了吧,现在直接都成剧名了,不过这种例子也挺多的 。
剧刚开始用动画的形式简介了爸爸和奶奶,刚播完又详细介绍了两位,感觉有点重复了,开头那个简介没什么必要。
女主爸爸的设定是从特种兵到公司老板的转变,女主应该是很仰慕爸爸特种兵时期的帅气英勇的,想象的动画中爸爸就很帅气,而对之后的爸爸她应该是逃避更多。
从小学初中高中时期学习优秀拿遍各种奖让爸爸开心的乖乖女,到旷课缺课被学校退学去做自己喜欢事情欺骗爸爸的独立女,这个转变一般父母可能一时都接受不了吧,所以爸爸对单单生气的那里挺能理解的。
不过爸爸说“你生下来就是为了学习的,学习是你的本质”时,我觉得这个爸爸脑回路真是清奇,他爱自己的女儿,爱的好像更多的是让自己开心的女儿的形象,一旦女儿有一点不符合预期,他就会觉得女儿可能有问题了,学坏了,这种父亲真是好不成熟。
这个剧就是要反映父母和孩子相处过程中的问题的吧,两方都有自己的问题,但各自又意识不到,希望之后的剧情能撑住,给那些有摩擦的两辈之间一个启示的作用。
看这部剧的一开头确实感觉单单单是比较委屈的,只是因为父亲单子飞的不理解,就要被迫放弃香港的一切,回家关禁闭。
辛辛苦苦开的红酒店,也许才刚刚开拓的客源前景,就那么的被摧毁了。
可是,看着看着,莫名其妙的咧嘴在笑。
看着父女俩过招,会在理解单单的基础上,特别心疼“爸爸”的委屈。
是羡慕了吧,毕竟这样的父爱也太难得,太珍贵。
有一段情节是单单单为了摆脱爸爸的控制,胡乱的开始了找老公的行为,与爸爸对峙的时候毫不掩饰自己的目的“离开爸爸单子飞”,也十分清楚自己的行为纯属胡来,可偏偏义无反顾的倔强,气的单子飞想打下不去手,想骂不舍得开口,委屈的直想哭,最后毫无办法,大叫“妈妈,妈妈”跑开了。
这是一个热血男儿,这是一个流过血,,受过伤的特种兵王,可是在他喊“妈妈,妈妈”跑着离开的那一刻我觉得他特别的脆弱,,但他的人设不应该是坚强,勇敢,不惧的吗。
是了,面对单单有可能的伤害他比谁都脆弱,比谁都(有想找妈妈的)焦急。
对于贝莱来说这无异于最大的幸运,假如当初他结婚的时候,祖南头也能这样严格把关,是不是就没有后面的伤害,身心俱疲。
话说“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这个梗是越来越褒义了吧,我去现在直接都成剧名了,不过这种例子也挺多的 。
剧刚开始用动画的形式简介了爸爸和奶奶,刚播完又详细介绍了两位,感觉有点重复了,开头那个简介没什么必要。
女主爸爸的设定是从特种兵到公司老板的转变,女主应该是很仰慕爸爸特种兵时期的帅气英勇的,想象的动画中爸爸就很帅气,而对之后的爸爸她应该是逃避更多。
从小学初中高中时期学习优秀拿遍各种奖让爸爸开心的乖乖女,到旷课缺课被学校退学去做自己喜欢事情欺骗爸爸的独立女,这个转变一般父母可能一时都接受不了吧,所以爸爸对单单生气的那里挺能理解的。
不过爸爸说“你生下来就是为了学习的,学习是你的本质”时,我觉得这个爸爸脑回路真是清奇,他爱自己的女儿,爱的好像更多的是让自己开心的女儿的形象,一旦女儿有一点不符合预期,他就会觉得女儿可能有问题了,学坏了,这种父亲真是好不成熟。
这个剧就是要反映父母和孩子相处过程中的问题的吧,两方都有自己的问题,但各自又意识不到,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其实很多人都没意识到这个问题,自以为自己很懂,信任无非是暂时能坚持的,希望之后的剧情能撑住,给那些有摩擦的两辈之间一个启示的作用。
北影又踩雷的一部。现在很多导演动不动学史上名导慢镜头空镜头长镜头固定镜头,但内核有吗?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不用懂取舍吗?在你还没拥有优秀的叙事能力和强大的节奏把控之前,麻烦不要玩大师的风格表象和皮毛。保利地下室观影,哎电影沉闷乏味剧中人全程哭丧脸,空气又是稀薄不流通,昏昏欲睡昏昏欲睡昏昏欲睡,很不愉快的一晚!
C+/ 如此美丽的推拉摇移,把远处和近处的风景都收聚一体,自然形成了一种语境与物的关系。而面包车在蜿蜒的小路上穿行并逐渐成为镜头中心,就像是在一个传说里浮现一般。这种缓慢的“浮现”、逐渐被注目、被光照亮的过程成为一种灵韵的来源,让人物的目光透过拍立得、透过摄影机、透过电影放映变得坚实而致密。但局部的人物关系构建还是有些中空,导致结尾的几层转折都有些突兀。
#BJIFF2024 俄罗斯的冷酷和神秘刚好符合我当下的心境。我们活着,承受,冲动,孤独游荡,无话可说。
【C+】一脉相承的俄罗斯电影,这里有空落的地貌观察与萧瑟的寒意,有沉稳的全景镜头与推进节奏,也有在特写中近乎一言不发而渗透出的情感,像是新导演对大师衣钵的承继,虽不能称得上十分的“言之有物”,但依然饱含引而不发的“冲动”。
很独特的公路片,辽阔国土之下,父女关系的疏远,让人与人之间的空间显得如此逼仄;两人仿佛在轮流争夺车的使用权一般的生活,父亲以父亲之名,始终对女儿颐指气使;万花筒小夜灯、形形色色的过客的拍立得,发圈,使女儿无声的抗争。冲动的导火索是父亲在女儿丢在一边,毫无顾忌地向过客宣泄欲望,既自轻父亲的形象,也无父亲的担当。太多镜头与调度都令人不明觉厉,开头的横摇,女儿的突兀入场;稳定的拧焦;场内场外的声音空间……女儿对背影的执着,否认了人直面彼此的可能性
镜头语言讲得很好氛围感也很不错,是个独特的公路电影,但是有点压抑了
文艺少女和她爹的流浪之旅俄罗斯滤镜八米,我已经开始看个老毛子就觉得帅了
壮阔,苍凉,颓败。很contemplatif的影片,摄影加分,但不适合困的时候看。
给低分吧,不合适;给高分吧,不值当。感觉父女俩太i了,其他人也陪他们一起i。或许影片就是想广袤空旷的空间之上,构建/展现这样一种人与人疏离冷漠的关系?
#BJIFF 2024#❌就算让我边看边睡我都不愿意……
大银幕看这个可太酷了。
BJIFF 240421 / 不懂,不喜欢,再也不看你们文艺逼深爱的电影了。
摄影机运动和色调感觉就像是在看基氏,摄影太棒了,时不时响起的惊悚配乐很creep。hooker,街边卖书的老大爷,义无反顾追女孩的少年,气象站的中年女人,冲动离家的女孩,沉默的父亲,好像全片没有一个人笑过呀
痛苦的观影过程,确是我一直迷恋的母题。
这个就很难评奔着看风景的心态选了这部不过中间确实是一度要睡着
#76th Cannes 导演双周# 8.5/10 极其强大的情感洪流,萧瑟荒芜的广袤土地孕生若即若离的依连关系,在每一次凝视下冲发,刻印在孤独的内外隔阂间。@14th BJIFF
「14th BJIFF 保利北京坊」非常好的俄味儿后现代,很对我胃口。高纬地带永远灰蒙蒙的天,西伯利亚植被茂盛但脏兮兮的地,仅有的五段无调性的配乐,人的孤独、克制、疏离。路边泥地里摆摊的老大爷卖的是冯内古特和多甫拉托夫,荒凉破败的西伯利亚与绝地求生中的荒岛别无二致。片中无人大声说话,似乎也没有一个人露出过哪怕一丝微笑,甚至连愤怒都那么不着痕迹,父亲深深的眼窝叫人看不出喜悲。警察的那句话颇堪玩味:Я же тебе говорил, не то время. 是啊,не то время.
叙事一般,但画面质感很喜欢。
大师级别的摄影和留白,但长镜头过多,节奏过慢,配乐过少,我没睡着只是因为电影院太安静了很害怕全场只听见我打呼噜🥲
头一回参加电影节,有点新奇。风格是安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