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而在我看来,G塑造得最好,或者说最讨喜的角色反而是安奇,可能也是因为这样才安排了安奇带上同辈的二代目在D再次登场。
而且要不是这两个串联GD的人物,我大概也不会这么快就把G补了。
再说剧本,其实两部的主线剧情都十分粗线条,既不够新鲜高级也不够细致严谨,但同样是制造割裂感——G割裂了子供向的萝卜战斗与阴沉晦涩的剧情暗线,D则割裂了热血少年向的萝卜战斗与真实感爆棚的琐碎日常。
而自然后者在接受门槛上要低得多,也更容易带给观众好的体验,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的制作组与制作水平、大体一致的制作思路,D的评价比G要高得多的原因。
如果把这种割裂感归结于“世界系”的设定,那我认为这种设定前提就不适合整什么宏大深刻的故事内核,简简单单地整成一个优秀的娱乐作品就挺好。
这部动漫都是些什么东西?
这还是我的古立特吗?
圆谷近年来的恶趣味可真是啊,不搞特摄开始往动漫搞了吗?
真的是难看的要命,呕,什么怪兽娘,什么机动奥特曼,还有什么ssss,这个动漫里人物的变身动作简直侮辱古立特,还有我最喜欢的变形金刚,也被糟蹋了!
我可真是恨死你了,圆谷,好好的奥特曼不做,非要做这种难看的动漫,我求求你别做动漫了行不行,难看又无聊
你有没有想过要某个人死,不一定由你杀死ta,但那个瞬间就是想要对方死,或遭遇折磨。
大恋爱的男主角说他小时候有,小孩子没有多大的力量,也没有学会更好的处理情绪的方式,有这种想法很正常;但我二十多岁了,两年前还有这种欲望。
当时我很恨一个同事,她是我讨厌的那种巧言令色还自诩情商高的人,非常自豪自己很讨权力者喜欢,会哄人,然而面对我这种权力的下位者,内向的人,她经常欺负挖苦。
但你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人在当下就是更符合世俗对“活得好”的定义些。
我好不甘心,却无能为力,也许是心灵的自我调节,不知不觉地,在被她欺负后,我开始在脑中幻想杀死她。
所以我能理解新条茜。
虽然刚开始也觉得她对生命充满漠视,剧情推进解释这是她创造的世界后我逐渐理解。
然而这不代表认同。
倒不如说剧情之后发展为她的脑内世界逐渐崩坏失控,我认为这样的展开是合理的。
即使扭曲如我,懦弱如我,无能如我,最后也明白幻想一时,复仇的快感稍微缓解了压力与恨意;耽于幻想对改善现状无济于事,甚至最终伤害了自己,成为自己曾经讨厌的人之一。
幻想是我在脑内夺回对生活的控制感的手段,在这个不存在的世界我是唯一的王,说到底不过也是沉溺于用绝对权力来伤害他人而已。
嫉妒常萦绕我等自卑者心中。
我搜索过调节嫉妒心态的方法,知乎上的一个回答我觉得说得很对,其实无论对什么负面情感我认为这样的处理都是不错的、符合人性所以有效的:承认自己的感情。
会有这种感觉是正常的,合理的,承认它的正当性。
她就是我讨厌的那种人,这也没什么,有的人就是价值观不合;但她还欺负我,挖苦我,我想她遭遇不幸,这不是很直接到朴素的愿望嘛。
然后才能面对它,安抚它,最后解决实际问题。
耽于幻想最终只会导向偏执,空虚。
我时常愤怒,所以即使是出于最本能的争夺欲望“不想把世界让给她这种人”,我也要保护好自己想赢的心。
之前就看这部番没有一篇长评真是不可思议,看完最后一话果断先来开个坑,时间太晚就不多bb,别问,就是吹爆好吧关于特摄和本剧的一些杂谈都可以在anitama里看到,讲了很多制作过程中有意思的创意,有兴趣的可以去补一下设定,这里暂时也不做reference主谈我的感受最开始新番名单什么电光超人压根我看都没看,到两三集过后微博满是六花的cos,心里一好奇哎哟我怎么没见过这个,随后找来打算看看,一搜是一部重制特摄片啊,本人小时候就没看过奥特曼,压根对这种无感,结果两集过后,真香打斗一开始,伴随着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标志性军鼓奏响,一瞬间仿佛回到了初号机出动的那一刻,”at the very beginning ”, 立马调回进度条,妈耶果然是鹭巢大佬,心里第一反应就是,这番如果比致敬,怕是要吊打上季某franx,然后抛开流畅的动作,精致的建模不谈,最吸引我的还是其中的剧情走向,每一个分镜,每一个转折,都深深让我沉迷11,12话,akane和阿历克斯干脆利落的两刀,让我想起了无幻,甚至让我想起了古龙,(没错我个人就是不喜欢花里胡哨),这个潇洒让我对分镜的把握更加佩服,(雨宫哲加入名单)结尾,随着六花暗淡下来的眼神,镜头切换wa du heck?
打破次元壁??
长发akane睡眼惺忪的样子,真是舔爆屏幕,斯巴拉西!
身为一个死宅真的太棒了附上年度最佳动画&真人壁纸以上
另,有人可能觉得这番还不够深度,我不想说,你别问,问就是自己感受
最终的结局和所揭示的本质剧情和世界观倒也不是不能解释,但是bug很多:好像是叫阿里克西斯克里夫的反派专挑沉迷虚拟世界(没解释是否是网络世界)的自闭少女下手,引诱她并通过大反派的力量(没解释原理),作为神明构筑一个属于她的虚拟世界,任由她随意破坏然后重建,最后不知道为何又准备跑路说要找下一个茜。
反派是从哪来的,其行事原理,行为动机一概没有解释。
(可能是为了使少女更加沉迷而自闭?
是为了报复社会?
为什么要报复社会?
还是为了吸取自闭能量毁灭人类之类的?
)gridman的形象是网警兼心理医生,像特工一样偷偷潜入该虚拟世界然后打怪兽。
到了最后才想起自己的工作是拯救自闭少女,修正内心。
然后gridman从哪来的,在所谓的hyper世界也即现实世界是什么(是和奥特曼一样某星云的外星人,还是是心理医生,还是网警执法,还是被研发出来的杀毒软件?
)其行事原理,怎么修正内心,行为动机,和相对的反派之间的关系也一概没有解释。
所以故事是讲完了,但我认为解释还是完全不够的,导致剧情还是颇为混乱不清,缺乏逻辑。
有时这种隐晦是在象征现实,但是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是在象征什么,也都没有暗示反派象征自闭少女遇到的什么挫折,gridman是象征什么友情(古利特同盟)以帮助了自闭少女觉醒之类的。
虽然通过前面的伏笔也是可以略微猜到,但这一切在最后一集才和盘托出,加上解释不够,发展太过断裂,给人感官很差。
当时看到倒数第二集还把主要剧情和世界观藏着掖着的时候,我就已经感觉凶多吉少了。
此外,原来本作非常亮眼的一个地方就是通过小细节的刻画表现人物之间的心思,结果大剧情上直接告诉我其实这些都是npc,心理都是设定好的。
(我:?????
)裕太直接被夺舍剥夺人格,出镜最多的两个主角裕太和六花之间的感情线直接被取消无疾而终。
内海直接接受了自己是个配角的设定然后崩溃自闭。
六花直接接受了自己百合的设定变成无脑护妻(我什么都不管,反正我设定好了就是和你做朋友emmmm)。
一下子把之前好不容易通过细节建立起来的人物形象与心理关系、观众已经产生的移情全部推倒。。
尤其是广受好评的jk形象六花,营造的如此现实迷人,结果最后给我来这一出我tm。。。
百合也很好啊,但是应该通过细节互动来慢慢营造和茜的关系,这种突兀的发展太破坏性了。
虽然的确有一点隐晦的伏笔,但是完全达不到过渡发展的要求。
总而言之,本作各种细节处理得极好,各处都有呼应与伏笔(比如最后茜从现实中醒来),分镜也很赞,雨宫哲厉害。
但是都救不了这剧情构成,总体上说还是有些失望,和国家队一样剧情崩,救救扳机社的剧本吧,还是期待中岛一基回来的下一作好了。
首先这是一个梦,梦里的所有应该在现实都有一个原型,但是主角组那三个人比较特别我猜是新条三个美好的愿望,原因是在梦那一集有解释,幻想世界的崩坏也就是说茜内心在挣扎的过程,以前的茜要制造怪兽去抹杀讨厌的人,但是自从古利特介入这个世界以后被阻止的茜内心最深的欲望开始出现在怪兽设计身上,观察每个出场的怪物你会发现茜内心表现从单纯的特摄怪物到自身欲望投射的怪物,一切源于代表空虚的阿力西斯给予了茜逃避现实的创造力量,可以不需要依赖他人使自己和自己虚构出来的朋友度过高中生活甚至直到毕业后,幸好茜还看过古利特初代(至于古利特变成了新的造型我认为是梦折射到勇者王或战队也有可能记忆模糊(我的猜想))古利特最后把茜从无聊中拯救了.拯救的方法补充一下,首先要古利特骑士打先攻,把茜从壳中少女的痛苦(直面讨厌的同学)中拯救出来,然后古利特集其余两个美好愿望一起仪式敲命令唤醒初代古利特,三人互相信任和依赖的关系让茜自己打开了心门达到了自我认知和接纳自己走出了伟大的一步,おめでとう新条茜(eva)
距离ウルトラ系列已经过去了54年,明年就是超人幻想系列的55周年,这期间圆谷跌跌撞撞,新系列也褒贬不一,TV正剧里LED灯还在闪烁,也不知道庵野秀明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或者惊吓,但由ganix血统的trigger制作的这部古利特着实让我在看完之后大呼过瘾。
在看的时候无时无处不透露着对原版的致敬,但画面中的种种元素都在告诉我这完完全全是一部新作,而且从立意上讲,我更愿意将它称之为在宅文化背景下,曾经的粉丝作为导演为同样是粉丝的群体以及亚文化目标市场创作的全新作品,是新时代超人幻想系列的延伸。
格局的变化——从拯救世界到拯救你在以往的特摄剧里,超人往往来自一个虚构的、拥有高度文明的行星,并且这个超人始终热爱地球为地球而战。
这个设定是以60年代冷战后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背景的,在这个语境下人类渴望的是征服世界,换句话而言,是人类为本的宇宙观。
而借由朝鲜战争、越战以及产业转移,6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获得了一个飞速的发展,日本人不仅想要在经济上取得领导地位,更想要在话语权上取得匹配经济体量的地位,融合了人类征服宇宙的渴望以及在国际上取得匹配话语权的国民心理,“奥特曼”作为日本本土的科学超人诞生了。
(@科特队向宇宙进发,揭开了特摄系列向外星的脚步)不同于漫威的本土力量也就是人类自身力量的觉醒,奥特曼是融合了人类对未知宇宙的幻想产生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体现了日本、美国科学幻想的不同发展。
在90年代的Seven• OVA中,随着对可持续发展的反思,人类第一次被放在了批判和非主体的视角。
可以说,从66年初代到06年梦比优斯,奥特曼里的技术更新和讨论议题,可以说一直是围绕着这个设定发展。
(Ultraman系列,完完全全可以用作时间对比研究了)而本次的Gridman在时隔五十多年后,依然秉持了ウルトラ系列设定,超级英雄抱着拯救世界的目的从未知空间来到生活空间,但大有不同的是,这一次拯救的对象是意识领域的“世界”,或者说是内心的世界。
全剧以一种近似于抽丝剥茧的形式,完成了从“表世界”到“里世界”的剖析,这里的一切可能都是主人公形而上创造出的意识世界。
被召唤出的英雄,它寻求归属和认同的过程,也是探求,从现实问题到内心问题,从茫然无知到承担责任的过程。
而被解救的人,她被解救的过程,也是渴望从自己的内心世界解放,融入现代生活的过程。
当需要救援的人发生变化,英雄又会以怎样的形态出现?
Ultraman系列第一次全系列关注人内心是从爱迪开始,大多数怪兽的诞生是和“负能量”,也就是人内心的异化相关,80年代是日本经济的上升期,而SF作为排头兵自然也会关注消费主义盛行给都市人带来的诸多问题。
(作为高中老师登场的爱迪奥特曼)而日本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给当代日本年轻人的压力也不甚小,20世纪末的漫画就开始过分强调血脉传承,我们在漫画中已经很难看到有平民子弟作为主角出场,而《一拳超人》创造出的平民英雄,则呈现了人至强则无欲,是平民超人血肉化的过程。
(谁还没个好爹你说是吧?
)在这个过程中,普通人该如何选择?
普通的otaku,该如何走出自己的生活圈?
谁去做他们的英雄,谁去关注他们的世界?
我一直不喜欢假面骑士,我觉得它一点也不great,还是得giant来,但不可否认假面骑士也更local一点,更邻家一点,更平易近人。
平成以后的Ultraman系列都变得更少有距离感,一是设定诞生于本土星球,二是刻画了更完整的成长过程,尤其是《戴拿》,作为失去的一代人,也是成长的一代人,有创伤,也有收获。
而到了古利特这一代,则是从心去创造的英雄,是非常私人化的英雄。
如果在昭和系还不明显,那平成一代,借助普通人力量苏醒的战士早就不在少数,为众人所周知的有“那一年我也变成光(《迪迦》)”,少冷门一点的有《星光战士》和《超时空大决战》,作为地球起源的平成三兄弟,它们也承担了Ultraman文艺复兴的功能,是非常形而上的,而不是像以往昭和系借助外来星系创造出的形而下的“超人”。
在古利特的今天,更加私人化的生活,每个人都被困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每个人都渴望被拯救。
古利特的导演也是Ultraman的粉丝,在时隔数十年后,他对Ultraman的解读,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当代年轻人的解读。
我们内心都曾幻想过那样一个科幻世界,那里的一切都由自己掌控,现实世界里我们做不到的事情,梦里面都有。
我们可以肆意的变身成为巨人,实现我们击败怪兽的梦想,拥有怎么做也不会讨厌自己、一直包容自己的朋友。
那时候的我们认为世界很小,不敢也不愿去踏足新的世界,或许是现实里的因素,我们把自己圈了起来。
大多时刻,阴暗的一面掌控着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把一切讨厌的事物打叉,召唤怪兽去袭击他们,好让自己能够在名为自我的世界里快快乐乐。
但会不会在某个时刻,我们也会想着,有真正的正义的英雄去拯救自己,把自己从这个世界里解放出来?
虽然我们现在仍在看Ultraman,但是我们期待的早已不是那个充满力量的giant,而且在giant背后,它拯救世界save the world,拯救人类 save the human,拯救自己 save the individual,背后的人性光辉。
在无数的深夜里,当流星划过的时候,我们都许愿能够变成光,变成那个Ultraman,我们渴望去解救别人,拯救世界。
实际上,我们在许愿的同时,也是为了拯救自己,拯救那个在小小世界里,茫然无措的自己。
前四集:糖果配色的怪兽,青春啊跃动啊之类的感觉 一片绿光中,一拳高举一拳收在腰间,由远及近的出场!
光波!
BIUBIUBIU!
光波对呲!
圣剑!
劈两半!
状态变弱时半跪在地,绿灯闪烁。
出场时间的限制。
各种迷,比如这个城市是怎么回事,主角为什么失忆,怪兽一方有何目的?
如果只是小女孩看谁不爽就造个怪兽干掉谁,那这反派也太LOW了吧?
第三集里吃饭时黑丝在餐桌底下的小动作真的色情 虽说各种招式的动画被拿来反复播放重复利用,但我一点都不反感哟,恩,就是这个感觉 看完:世界观很独特啊,hyper agent,神,造物,电脑生命等等。
结局的最后一分钟突破次元壁,神来之笔。
先说最直观的,身体都蒙在被子里,脸只露出了眼睛,很好!
我一点都不想我喜欢的二次元角色真人化!
这样做真的很好!
然后再说这个破壁,就有种点题的那劲儿,新条茜回到了“神的世界”,也就是我们这些人的现实世界。
我没懂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六花,戏份那么少,虽然人物形象还算丰满……反正我爱新条茜!
看完就去下了33g的同人和图包。
新条茜的人设和作画太让我喜欢了。
内心有空缺的少女,捏怪兽,神,黑丝,眼镜,耳机,半脱的外套。
第7集在男主床上抚摸着枕头对男主宛若ASMR的讲话太色气啦,双腿还不断的扭动!
全季的打斗画面都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准,看得我激燃不止。
gridman和西装4人小队的合体。
比起最终决战这种充满了BEAM和爆炸的大场面,我更喜欢第10集中和坚果人打的那段,好的战斗也要有好的对手来配嘛,坚果人的出场--从怪兽的尸体中破体而出,造型-修长的梭形,胸口的红色巨眼,动作-一反其他怪兽的笨拙,上蹿下跳,灵活至极又带点夸张,就像个杂技演员。
徒手拆掉合体版gridman,猛的一批,可惜死于怪兽少年的爆种。
从最后一集可以看出,这是新条茜的一场梦,从那个卡包就可以看出来,和在梦里六花送的一摸一样。
剧情里的一切事物和人可能是幻想,也可能现实中就存在。
其中,剧情细节的方面有很多,在那个怪兽小女孩告诉他这个世界的秘密的时候,坐电车写的始发地和终点站是不一样的,但是当小女孩告诉他一切之后,你会发现其实是一个地方,杜鹃台。
最终安奇也没死,他成为了下一个小女孩的角色,告诉古利特世界真相的人,这都是后话了。
裕太是喜欢六花的,从结尾就可以看出来。
喜欢一个人,嘴巴不说出来,眼睛里也会蹦出来的。
他不敢和六花对视,躲闪,心中有不安。
这就是喜欢啊。
而且从那集茜让他们都昏迷做的梦中,茜扮演了六花的角色,当时他说了句,咋们在交往啊。
而在第一集中六花当时提了一嘴,并没有说出口,因为他失忆了,这也说明了裕太喜欢六花。
说到底,我是觉得这是一部非常不错的作品,神作算不上。
我看有人说空有皮囊的情怀作品,乐了。
这东西,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的,时间说了算,18年的动画,到现在三年了,八点几评分,也不是很低,时间自会说明一切,你觉得不好看,浅薄,你只看到了事物的表面。
最好的最后,推荐一部动画,《FLCL》或许很多人都没听说过,但我总觉得,这部动画和古利特有着一定联系,很有意思。
六花最好看了.jpg嘛,之前在B站看up主介绍十月新番的时候,就被某个名字很中二,听起来没什么意思,战斗番对我等臭现充没什么吸引力的番的jk给深深地吸引了。
但我是先追的佐贺偶像,外加学业繁忙(无耻的借口),直到现在才把ssss.古(...emm古什么来着,算了你让一下别挡我看六花)立特看完。
p.s把动画的题目改成【宝多六花和她的朋友们】或者【你的老婆】播放量至少要翻倍吧(无端联想)。
尽管是在腾讯视频外加会员,观看播放量依然可观我认为,这部漫画存在两条线,一条大家都知道,看六花(重点),打怪兽(让一让)(?
);另外一条应该就是新条茜的感情了。
大魔头利用新条的感情来寻找古立特,然后打败他而将新条茜的感情和正派打怪兽的剧情串联起来的,就是宝多六花了,也就是线索人物。
(不完全负责的论断)比如最终话,当我觉得剧情应该是消灭魔头,送走小茜,整个城市变成真实的时候,宝多六花跑到各位老公的面前,告诉各位,我就是新条茜创造的,她就是神,这部剧真正的主角是她!
她!
她!
她!
他!
她!
小茜要洗白的,她只是一个正常的,内心敏感的女子高中生!
神可以有很多个,但是老婆只能有一个我在想,为什么要创造一个宝多六花这样一个角色呢?
(为了死宅们看我们的动画边看边喊老婆啊好了你闭嘴)就像为什么要创造内海同学一样。
可能,我是说可能,立花是女性,伟大的女性在感情方面上有天然的优势,所以由她来完成感情这个主题。
老婆好善良qwq【呐,你是我的创造者,是我的神,也是我的好朋友,尽管我就是这么被你设定的,但是我们就是好朋友,实实在在的好朋友,我的眼眸里有你的颜色,所以,我想和你一直在一起。
但是呀,你有你的世界,你不应该一直呆在这里,你要回到你的世界里去,在那里,你会自信,会善良,会有新的朋友,而且不再被利用】“我希望这个愿望永远也不要实现。
”那新条茜为什么要创造六花呢?
一个众所周知的原因,六花永远不会讨厌新条茜,永远是新条茜的朋友,新条希望大家都喜欢她,来满足她的感情。
但是在我看到动画结尾新条茜现实生活的时候,我这并不发达但是喜欢无端联想的大脑又开始无端联想了。
卡包,碎屏手机,耳麦...等等,入耳式耳机和笔记本电脑??
入耳式耳机
喜欢用笔记本的六花
和六花一样的发型发色???
再看看最早的六花设计方案
新,新条茜??
难道说,六花就是现实中的新条?
那新条又是现实中的谁呢?
我们暂时叫她(非常六加一等于)七花。
七花是我的同班同学,有着粉色的短发,喜欢戴红色美瞳,才色具备才貌双全,大家都很喜欢她,都想和她做朋友。
我想变成她。
但是人啊,终究是人,无法摆脱自己(我不做人了!
JOJO!)。
我有了新的样子,创造了新的世界,但是你,原本的我,还存在新的世界里,那就做我的好朋友吧。
ED我突然想通了,为什么之前那么真实的宝多六花会说出这样的话
当时的我:哈?
因为六花就是新条茜。
从那开始,整部动漫变成了一个少女的内心戏。
六花是原本的我,而原本的我最终拯救了我自己,整个故事,不再是战斗友情爱情百合cp,而是成为了一个自己与自己和解的故事。
“嗯。
”好了现在说六花和裕太啦大家都想知道裕太失忆前都(对我老婆)做了些什么?
我想说,裕太对六花表露心意了。
(哈?
这样想,古立特也太他妈不是东西了。
表完白就让人家失忆。
)证据如下:
“他对你的心意没有改变”说明裕太一直喜欢六花
裕太失忆醒来,立花哼的是情歌“你睡了30多分钟,叫也叫不醒,身体不舒服吗?
”“你一下子睡死过去,真是吓我一跳。
”“要洗脸吗?
洗手间就在那边啊。
”六花说这话的时候,明显看上去很轻松,没有防备。
六花的表情:疑惑,有点愤怒,还带一点难过还有接下来的一幕幕,鬼畜的帧数,略带晃动的画面,还有写在脸上的愤怒,反映了六花的内心
我的孩子啊!!
(误)
裕太别闹了好吗,我是你的女朋友啊
【臭小子,你刚跟老娘说你喜欢我就玩失忆,要是耍我或是欺骗老娘的话,我可是会很生气的啊!
老娘对待感情可是很认真的,我也希望我的男朋友对我的感情也很认真。
所以】“你要是假装失忆的话,那就太过分了."
第一话最后苦恼的六花这一切都太难接受了,世界出现了怪兽,人类面临灾难,而对我表露心意的人也失忆的,到底发生了什么?
而六花也是喜欢裕太的第三话:
下意识伸手,(想抱但是只是)拍了一下裕太
嘤嘤嘤QAQ,写满了老娘关心你但是老娘傲娇
WA TA SI hi bi ki kun注意音量,女主的内心很激动但是自我压抑
爱就说出来啊!!!
后面还有一话官方发糖,不说了。
嘻嘻。
另外,宝多六花的角色歌是《ガラス玉》,中文:玻璃球
OP中裕太手里的玻璃球
12集裕太醒来前的一幕中玻璃球再次出现 歌词:どこかで期待してる内心有某一处在暗暗期许私のこと見つけ出す瞳を期待有一双眼睛能找到我何のため 誰のため どこへ行く?
我是为了什么 为了谁 要去往何处?
君という光を探していた我在寻找那束名为你的光今はまだ目が眩む存在に虽然现在对我来说还是很耀眼手を伸ばそうと思う但是我想要伸手去寻找看看めんどうな私の 答え这是麻烦的我所得出的答案阅读更多:玻璃球(https://zh.moegirl.org/%E7%8E%BB%E7%92%83%E7%90%83) 本文引自萌娘百科(https://zh.moegirl.org/),文字内容遵守【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协议。
官方:疯狂暗示
而且六花知道为什么古立特会附在裕太身上因为裕太喜欢六花,在这个新条茜创造的世界里,人人都喜欢新条茜,只有裕太喜欢六花,也就是原来的新条茜。
原来也有人喜欢原来的自己。
那在现实中,是不是也有人喜欢真实的新条茜呢?
我祈祷那会成为一个爱情故事。
等一下!!!
在文章的结尾我要皮一下!
各位看官,还记得这个吗?
百合万岁!!!
(/ω\)
世界名画最后的最后!!!
老婆真好看
偶尔停车,卖几张碟,加一次油,争吵又和好。没有目的地,只有不断延展的公路和一种笨拙的相依为命。
BJIFF2024 No.3柯达胶卷拍摄,好冷酷的影像,是否太过沉闷?风格想起《寒枝雀静》,后者都更富有生机些
3.5
3.5+,俄罗斯大师片,痛苦与破败的想象。
#10537 #14th BJIFF# 2023电影人双周入围。差点以为是索科洛夫弟子的作品(不仅地理上有重合,气质真有点像哎),一部当代俄罗斯的洛丽塔,对俄罗斯广袤大地和荒凉的后社会主义风景捕捉得十分到位(中间还经过高加索地区了,确实听到格鲁吉亚语),最后的白海风景也真的很壮阔。流动电影车和盗版DVD真的是最迷影的故事了……#年度佳作候选#
里面的俄罗斯真的很典啊,简直一个人口老龄化,乡村劳动力流失纪录片。俄罗斯本身多民族国家,能看到中间有几个小男孩在山上说想去巴黎用的阿语,并且难得的在俄罗斯电影里看到了蒙高丽亚血统的人(而且确实基本都是干餐饮的😂),小van里面的萨满教经幡元素,一路上语言风景的不同展现他们走过的路有多遥远。全程没有演员的名字,只有各种身份,讲的也是各个身份下的成长。但是说实话这个片子只能是及格的好看,不恰当的配乐很影响质量,能感到导演想通过持续对焦某个景观,把人们代入女儿视角或父亲视角,恍惚也好,愤怒也好,甚至于无奈的沉思,只是利用画幅的放大和聚焦来做这点就会生硬,少了逻辑和细节镜头的铺垫。
胶片颜色好好看,女生好好看,到最后一幕猛地想起开头那句“这里的水不干净”…啊…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话少,喜欢。
大师级别的摄影和留白,但长镜头过多,节奏过慢,配乐过少,我没睡着只是因为电影院太安静了很害怕全场只听见我打呼噜🥲
#北影节2#保利天安门中间的座位都有按摩垫哟,我以后tmd遇一次投诉一次哟,你们电影市场什么时候能管管事😊此外这电影的配乐真的很盯,前面盯得我困死,颈椎难受死,我以后一定会让每个强制按摩垫影院和我一起难受
最喜欢被村民追车那段,我果然还是个只能看到表面运动的肤浅观众( ´◡‿ゝ◡`)9.25 不断想到姑娘给路边遇到的女人摄影,直到女人不耐烦的回身查看女孩才按下快门,她要的不是面孔而是情绪
荒芜之地上失去母亲的青春期少女 面对的困境与成长 全片对女孩困境的描写非常隐忍克制 以此呼应着她无处抒发的隐秘的内心状态 只在不经意间的几处笔墨交代了情况 发现来月经的不知所措 独自去商场选择内衣犹豫不决最终放弃 面对身体发育和母亲角色的缺失 无法同麻木独断的父亲敞开心扉 也无法摆脱终日在逼仄车内的二人生活 在凛冽荒芜的土地上流浪 如风车旋转 没有终点 巨大的扇叶将阴影遮蔽在女孩身上 占据着画面 向远处排开 孤独没有尽头的生活绑架着这个青春期女孩 压抑和对父亲的仇恨日益升温 导演通过大篇幅的流浪生活和土地环境描写用平缓的长镜头 将这股绝望压抑的气氛向观众释放出来 最终女孩砸车出走 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青春期的冲动与成长
壮阔,苍凉,颓败。很contemplatif的影片,摄影加分,但不适合困的时候看。
BJIFF 荒芜贫瘠的土地上依然跳动的心脏和暗流涌动的情绪 阳光雨雪 绿林海洋 只要活着就会感受就会爱恨 //很喜欢镜头语言 很美很梦核感
#BJIFF 公路片中的安哲,流淌着塔可夫斯基的风声,只是这份旅途没有终点,绵延的情绪也不知因何生发,风霜雨雪在北回归线以北的荒原上无所依从,父女的隔膜更无从着落…… 我总感觉胶片的质感增添了影片“大师之风”的气质,作为电影最本初的物质本体,它似乎总怀有某种原始的神秘和母性,令我安眠。
C+/ 如此美丽的推拉摇移,把远处和近处的风景都收聚一体,自然形成了一种语境与物的关系。而面包车在蜿蜒的小路上穿行并逐渐成为镜头中心,就像是在一个传说里浮现一般。这种缓慢的“浮现”、逐渐被注目、被光照亮的过程成为一种灵韵的来源,让人物的目光透过拍立得、透过摄影机、透过电影放映变得坚实而致密。但局部的人物关系构建还是有些中空,导致结尾的几层转折都有些突兀。
叙事一般,但画面质感很喜欢。
#BJIFF7好看,摄影很美,但不懂
昏昏欲睡,场景萧瑟,和寒冷潮湿的、无处投放的情感。故事性实在是没有,运镜手法也有点复古,所以会有点晕,睡了半小时……
MSPIFF 43 | 裸男正面镜头好评
北影节第三场,感觉这也是新冠期间的隔离电影,茨冈父女的移动半岛铁盒。【为了看这片儿放弃了《找乐》4K修复版,又不甘心,反手买了两张票让爸妈去资料馆看姥姥家的“大楼”(西养马营工人俱乐部,开场20分钟有1分钟镜头),回来跟我说,你小时候“认”的第一个字就是“工人”的“人”,那会儿老抱着你在大楼前面给你指,然后你就跟晚报上找出一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