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看到《产科医生》这部电视剧,一下子被剧中精彩的医学手术场景所吸引。
我印象中讲述医院医生的电视剧并不多,拍的好看的就更是少了。
我了解了一下身边的医生朋友,他们均表示早就看完了整部剧集。
看来我仍然是后知后觉。
我想,我之所以会对这个电视剧感兴趣,可能是因为我心中的医生情结。
一是内心对医生职业的一种崇敬。
医生,救人于危命之中。
现代医学的发达程度确实超出了我个人的想象空间,不得不说,通过一台高水准的手术挽救一个鲜活的生命,手术计时精确到秒,用药精确到毫升,注射速度精确到每分钟多少滴等等,真的令人震撼。
二是我与医生职业也算是擦肩而过。
我们高三那年是最后一届先填志愿后考试。
作为高三学生,我当时仅对两个专业感兴趣,一个法学,一个是医学。
高考志愿我只填了两个,第一志愿是学法学的中国政法大学,第二志愿是学医学的徐州医学院。
我记得当时的>班主任高传志老师还说我的两个志愿填的不错。
没想到高考时候老天帮忙,从此走上了学习法律的道路。
如若不然,那我现在应该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
三是医生与法官存在着较大的共同点。
医生与法官都是高度专业化的职业。
医生与法官都在解决'疾病'.医生是在治疗人的生理疾病,而法官断案其实是在治疗社会的疾病。
医生与法官都可以'治病救人'.医生是救人于危命,法官则是通过正义的裁判来帮助当事人解脱困境,有时候也有着起死回生的作用。
在遇到困难与问题的时候,该如何进行抉择?毕竟黄金的抢救时间就是那么几分钟,错过了就真的错过了,人死不能复生。
在同等医术前提下,医德水平的高低与对病人负责任的不同态度,显得尤为关键。
是救还是不救、是最小损伤救还是不计损伤救,态度不同选择便会有不同。
由此,我联想到法官的工作其实也是这样。
职业道德水平不同与对当事人负责任的态度不同,案件的审理结果往往也会有不同。
法官判案一方面是对组织负责任,完成审判任务;而另一方面是对当事人负责任,应尽可能的作出正确的裁判,作出及时的裁判。
这其中贯穿着'责任'两字。
责任意识,或许是法官、医生职业中最重要、最基础的意识吧
在国内的医疗剧而言,《产科医生》算是评价较高的一部了,比起许多情节内容天马行空的肥皂剧而言,这部剧被人评论说真实很多,这也是我看它的原因。
我目前为止看了8集,但不知为什么,心情越看越差,以至于我觉得看下一集都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
想起之前播的另一部剧《心术》,它被人诟病的最大原因是太美化医生的形象,现在这个时代,做医生做到刘晨曦这个份上儿的,别说是凤毛麟角,简直就是大海捞针!
不会有人相信世上真有这样的医生。
而我觉得《产科医生》走在另一个极端上,太多尔虞我诈,太多政治斗争。
这哪里是在讲述一个医院的故事,这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名利场,私以为,纵观各行各业,医疗是一个最不能出现政治斗争的地方,如果医生都忙着算计同事,争职位争职称,那谁还会安安心心踏踏实实地替患者着想,一旦医生都不把患者的健康放在第一位时,那么患者的生命安全靠谁来保障,当我们倾家荡产地来到医院时,却只能作为医生政治斗争的一枚棋子。
如果我们的医院真的是这样的,那么生病了谁还敢进医院?
尤其是朱爱萍医生这个角色,简直太出彩,活脱脱把一部医疗剧演成了宫斗剧,我决定再看两集如果这个角色还阴魂不散的话,我彻底弃剧。
总之这些天我看这部剧越看心越冷,只希望这些场景仅仅作为艺术作品而存在,而不是现实的流露,如果医院有朝一日真的成为勾心斗角的舞台,那么哪一个患者敢把生命交给医院,这样的环境又怎么培养出那些医术超群,医德高尚的医生?
产科主任三角恋。。
我不知道女主天赋到底有多高 但要是真的有那个水准不早上国外或者好医院去了??
用得着托关系来这医院?
而医院主任直接让在小县城随便做做小手术的女主给病人接生。
女主婊 妈也表 。
不愧是母狗之子。
哦还有男主一开始那个路边接生 医院有多远啊 到医院再接生的风险比在路边小多了吧。。
现在都这么喜欢小三上位吗 女主就是个三 女主她妈也是个三 三还会遗传吗
《产科医生》看到现在真的是感动了,不是为了人物的感恩、宽容、诚实、担当等等这些优秀的美德,却是为了职场的那份坦诚、光明磊落!
这在全剧中贯穿始终!
没有哪一件事是藏着掖着,哪怕是为了所谓的权威、尊严威慑下的委屈认错都能用积极正面的方式进行解决。
耿老的误诊,尽管安排了认错仪式的记者招待会,但主角戏剧性的过敏晕厥而终止,虽然说这是编剧的巧妙构思,但是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天道刚正,相信任何事情都有老天的精心安排,一切的一切,我们都可以不必那么纠结!
人,到底要不要隐私?
我认为如果不关乎除自己以外的人和有悖于自然法则的事情可以有隐私,但是一旦关乎外在的人和事就不能有隐私!
朱爱萍的脑瘫儿子怎么也不能算是隐私吧,交由年迈的姥姥抚养,仍旧给社会责任造成了思想负担,怎么着也藏不住,终有一天要大白于天下的话,何至于天天苦恼,不如诚实坦白了!
关于竞争,郑院长和曲院长之间的竞争是摆在桌面上的公平的甄选!
没有相互之间的勾心斗角,没有相互拆台,甚至于在这个关键的节点上,犯错也能够提起勇气跟审核小组承认错误,这是何等的心胸!
但曲院长在竞选成功后的自动退出,又是何等的令人肃然起敬!
妻子动情的落泪,不是因为失落,而是如此正直不阿的丈夫,竟然深深的爱着自己!
这份感动欣慰,看客的我们也不禁动容!
女人为了爱,耿耿于心多少年,但仍旧还是包容宽容委屈的爱着,虽然有时霸道,可也让人心疼!
胡雅婷的爱,视情敌为挚友,剧中仿佛是简简单单就这么地信任,不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气,简单的让我们不敢有一丝的猥亵!
但是,爱是多么强大的力量,爱能化解任何仇恨,无论何时我们不能失掉爱的能力,有爱就有温暖,有爱就有感动!
有爱我们就拥有一切美好!
女主简直就是上帝派来拯救整个医院的救星,什么泰斗啊,院长,主任,留美的还是前辈们,统统需要女主善后,要不然就是各种误诊……各种二……你们专业?
错,女主才是上帝亲闺女,医学界的天才,产科的奇迹!
就算我不确定,我打个电话问我妈妈也就差不多了解了圣母的光辉照耀了整个医院……,你误会我我不计较,你迫害我我不计较我还要安慰你犯了错后各种纠结的心理,做好事不留名,默默耕耘奉献的人就是我等我有空再更新
女主拍的和神仙一样,山沟沟出来的垃圾比院长主任留美博士都厉害,院长,权威教授留美博士都不如个垃圾小医生,侮辱医生职称,………………………………………………………………垃圾剧情,垃圾剧情垃圾剧情垃圾垃圾剧情垃圾剧情垃圾剧情垃圾剧情垃圾剧情垃圾剧情垃圾剧情垃圾剧情垃圾剧情垃圾剧情垃圾剧情垃圾剧情垃圾剧情垃圾剧情垃圾剧情垃圾剧情垃圾剧情垃圾剧情垃圾剧情垃圾剧情垃圾
本着学点产科知识的初衷看的,嗯,还真的学到了一点医学常识,还算没浪费时间看它以前不了解医生这个行业,就知道挂号看病时,她们总是一脸严肃的字字珠玑的给诊断然后对着门口喊道“下一位”。
我一直理所当然的认为她们说的东西就是最最正确的,因为我坚信她们首先作为一名医生,有一定的职业操守,会仔细认真的给与病人最合理的诊断,对于一个不懂医的普通人来说我会选择无条件的相信医生。
我看了这部剧以后才意识到啊,像朱爱萍这种没医德的医生在现实社会上应该不在少数吧!
现在想想是我想的太理想化,她们也是人,也有错误的时候,这个是额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因为自己的私人情感导致的失误就没办法理解了,我觉得作为一名医生,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应该得有,如果连最起码的在诊断时把私人感情和工作混为一起的话,那就不适合去当医生,你没这个本事,你当什么医生!
看完这部剧之后我对医生的信任度都降低了!
对于剧情呢,感觉还是可以的,女主来第一产科进修,在进修期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夹着着亲情友情爱情啥的还拿医德说事儿,我觉得这里边我最欣赏的角色是曲院长,他又自己的原则和做事方式,挺公平公正的,有最起码的职业道德,有担当,私人情感和工作分的很开,尽管在竞选院长的敏感时期,科里出事也敢于承担,对于竞选也没有在背后做什么手段,对于肖程第一次手术没有解决问题的事也是尽量的为对方考虑,瞒着他,不让他觉得自尊心受损再就是魏主任,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这种女人真的是值得人敬佩的!
面对落选主任也只是苦笑一下然后继续认真的投入工作,完全能把感情和工作分开,宠辱不惊的,在自己男朋友也要竞选院长的前提下,她明明有曲院长减分的筹码,但是却不愿去做,真的很难得,我觉得这个女人有着自己的道德操守的佟丽娅饰演的角色还蛮善良的,嗯,还有蛮事儿的肖程,也还不错朱爱萍,这个觉得都给我整崩溃了,这样的人也去当医生!
没有医德,没有责任心,勾心斗角逞能耍手段用的老明白了,就是治病没能耐了,总是带着私人感情去治病能行吗????
尤主任,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蛮有政治觉悟的,想的多,很霸道,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让老公竞选上院长)可以牺牲其他人,她根本就无所谓其他人吧 总之还好吧这部戏,就是看完之后特别想呼吁一下医生们:理解你们的辛苦,只是希望你们在工作中别丢掉了最起码的职业道德!
虽然有一些值得诟病的地方,比如说女主的人设,比如说狗血的设计,其实也有一些医生的人设,前后感觉不太能立得住。
但是怎么说呢?
这个电视剧还真的挺能抓人的,自从我爸开始看,我跟着看了之后,就停不下来了。
虽然说女主的人设很理想,甚至有些悬浮,有些假。
但是不得不说这是理想化的医生,这是一个教科书式医生。
关于医生人设前后的问题,我觉得主要是在赵新身上,他是一个非常有原则,甚至有点道德洁癖的一个人。
朱爱萍的很多行为都触到了赵鑫医生的底线,他们两个有爱情吗?
为什么赵鑫在得知了朱医生曾经生过一个脑瘫的孩子又愿意接受她了呢,我真是不懂赵新。
我觉得赵新跟女主是这部电视剧里面最理想化的一个医生。
我在这里面最喜欢的角色,其实还是赵新,他虽然理想化了,但是也不是很悬浮。
朱爱苹前期真的很讨厌,她做得很多事情不仅触到了赵新的红线,也触到了我的红线,真的看不过去了那种,可以直接定性为这个人人品有问题的那种,比较恶劣的触犯道德的事情。
但是女主的宽容真的是让我真的无语了,这部剧里面的所有人的宽容都让我觉得我无语。
就是所有的人都太宽容了,我的天,显得我的心眼儿向着针鼻儿一样小。
但是到中期后期吧,也稍微能够理解她一点儿,但是这个人总体来说我还是不太喜欢的。
还有林娜医生,虽然这个人我也不是很喜欢,但是她做的一些事情动机是很合理的,完全立得住。
还有魏丽丽的前夫贾主任,这个人我也不是很喜欢,这个人是为数不多的不宽容的人,他很真实。
唯一一场手术上升到个人医品上面有问题,是那个耿老误诊的病例。
他为了自己的职称,要做这个胎盘前置手术,手术之前得知血量不够还是要做,我开始以为他是自负,后来肖主任接手这台手术,他又说既然肖主任接手,那么这台手术如果出了任何问题就由肖主任来负责。
看到这我真的是无语了,这个人是怎么当上医生的?
但是他为什么那么自负,就是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行走的血库,因为他自己是rh阴性血,他可能提前跟要做的病人匹配了一下血型,又或者说rh阴性血可以适配所有血型吗?
这个我不太了解。
但总归他也是献血了,虽然确实是因为他的失误造成的,但是他也算是将功补过了,也可以解释他为什么那么自负。
还有就是郑伟和游盛美这两个人,他们这两个人的心计都一样的深,只不过呢尤盛美是外表可见的,心计深,而且不好惹,但是郑伟就不一样了,他外表看着和蔼可亲,但其实心计非常的深。
他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啊,最后都停职了,还亲手给贾主任送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女朋友,贾主任也没吃亏呀,犯得着那么生气吗?
犯得着,可以理解,贾主任心眼小,人设一致。
剧中医生不断传递社会负能量,患者在医生眼里简直就是儿戏,不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没有表现出医生的使命,给一分就算多了,建议大家去看看无限生机,这种正剧。
拍摄医疗剧的目的是什么,是要传递医生的责任,如何处理医患关系,如何表现社会的包容,如何展现人性的光辉,如何对待生命的尊重,这才是目的。
而最重要的是对待生命的尊重,患者生病了到医院需要的是最合适的治疗,最温暖的安慰,而不是医生为了个人目的不惜牺牲患者的生命为代价,这简直是对医生这个职业的侮辱。
难看死了,陪我妈看的烂剧系列又加入新的猪队友。
一个医院的人天天p事儿不干,陪着女主团团转。
女主眼界是我目前看见的女主里最短浅的:医生应该多把精力花在基础科学,不用功课高精尖技术,因为没有几个人能花几十万做这个治疗。
按这个道理,军工航天都别搞啦,太贵了,普通人用不着也用不起啊!
求求了,我们女性目光并没有这么短浅,ok?
其他处理医患关系、上下关系就别提了,没法看,反正我就是傻白甜,我天底下最善良,所以我必须不太聪明啊!
你怎么考上医学院的?
曲夫人,在老公面前老nb了,说老公没有政治眼光,我开始挺欣赏,有野心的女性我欣赏啊,那咱能力也不缺吧?
应该?
好嘛,人家还真没有,在有钱人面前唯唯诺诺,在自己医院重拳出击,危机管理能力一点没有,应变能力就更没有了,搞半天你靠老公的啊?
医患关系简直像宫斗剧,或者刑侦剧,咱们就不能简简单单拍个专业剧吗?
其他角色我都懒得说了,怎么会打到7分的?
0.7还差不多吧?
#2024北影节第一站
抱着镭射灯让整间车厢不那么空旷,打开投影机让整座小镇不那么单调。卡车司机游走在寂寞的公路和泄欲的黄碟里,后面骑摩托车追上来同样孤独的灵魂。我跟父亲同在车厢里却无话可说,父亲和我都发生艳遇却都不快乐。前面鱼疫绕路,我们像风车园里的扇片。把母亲的骨灰撒向大海,也把自己的寂寞留在北方。
BJIFF 240421 / 不懂,不喜欢,再也不看你们文艺逼深爱的电影了。
【BJIFF】第四场,坚决下周来北京要提前保证充足睡眠。这部真的很喜欢,好喜欢结尾的音乐(有人能告诉我是什么吗?)。静态的诗歌。
很久没看大师电影,感觉很好。三十年后的沙丹力荐,资料馆场场满座。
里面的俄罗斯真的很典啊,简直一个人口老龄化,乡村劳动力流失纪录片。俄罗斯本身多民族国家,能看到中间有几个小男孩在山上说想去巴黎用的阿语,并且难得的在俄罗斯电影里看到了蒙高丽亚血统的人(而且确实基本都是干餐饮的😂),小van里面的萨满教经幡元素,一路上语言风景的不同展现他们走过的路有多遥远。全程没有演员的名字,只有各种身份,讲的也是各个身份下的成长。但是说实话这个片子只能是及格的好看,不恰当的配乐很影响质量,能感到导演想通过持续对焦某个景观,把人们代入女儿视角或父亲视角,恍惚也好,愤怒也好,甚至于无奈的沉思,只是利用画幅的放大和聚焦来做这点就会生硬,少了逻辑和细节镜头的铺垫。
#BJIFF 公路片中的安哲,流淌着塔可夫斯基的风声,只是这份旅途没有终点,绵延的情绪也不知因何生发,风霜雨雪在北回归线以北的荒原上无所依从,父女的隔膜更无从着落…… 我总感觉胶片的质感增添了影片“大师之风”的气质,作为电影最本初的物质本体,它似乎总怀有某种原始的神秘和母性,令我安眠。
无依之地,寻笼之鸟……演员很美、惊悚配乐、摄影很塔
第四部,没让我冲起来
最开始,父亲开车,女儿在后座吃泡泡糖,莫名有种《洛丽塔》的感觉hhhh
两种影像风格交织,一种是上个世纪的塔可夫-安哲-阿巴斯脉络,让人动容;另一种是极度烘托主观化的当代影像手法。与之匹配的是两种叙事脉络,失语且无力的男性、荒野与俄罗斯的外在象征性是给欧美电影人说的;另一条是父女公路片,无论什么时期的俄罗斯精神都会在女性身上得到彰显。很棒的片子,非常风格化且有标识度。当代青年导演的四百击。光非常讲究。
胶片颜色好好看,女生好好看,到最后一幕猛地想起开头那句“这里的水不干净”…啊…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话少,喜欢。
MSPIFF 43 | 裸男正面镜头好评
#北影节 每个人都像蓄势待发的火山,又像露出水面百分之一的冰山,冷峻的侧颜配上隽永的留白,打开车门的时候都会北边的寒冷。配乐也很喜欢,加上风景真的会打动我。可以理解所有人,理解一些细微的情感变化,但没有带入和共情,所以扣一星。其他感受1.不是所有的电影都适合大屏幕,这种艺术品2.我真的晕由远推进的镜头,摇晃、追随、固定机位都没问题,一看推进镜头就头晕……
好的意境只是一部好电影的一半,一定还需要有好的故事。2024北影节看了2/3逃跑打卡。
#BJIFF2024 俄罗斯的冷酷和神秘刚好符合我当下的心境。我们活着,承受,冲动,孤独游荡,无话可说。
充满能量,或许导演也在躁动。
#BJIFF7好看,摄影很美,但不懂
#2024北京 亚洲首映3.5
画面很美,车在树林里穿梭的那段很想录下来反复观看了